关于做好学校2021年大学生
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
学校各单位、全体师生:
为提高我校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激发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规范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进一步做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项目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 项目申报以及广东省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校内培育工作,根据《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现启动学校2021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立项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时间
2021年1月—3月
二、申报对象
全体在校学生
三、申报项目要求
(一)申报项目分为创新项目和创业项目两大类。
创新项目:包括自然科学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等。
创业项目:是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提出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者服务,并围绕这一技术、产品或服务,以获得风险投资为目的,完成一份完整、具体、深入的创业计划。
(二)申报项目要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先进性、现实意义。参赛项目须以学生为主设计,能够参加展示。
(三)鼓励学生跨学校、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组建团队申报项目。
(四)每个项目团队人数应控制在5人以内,项目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每名学生在校期间只能主持1项省级项目,参与项目不超过2项,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项目,项目组成员要如实记录研究过程和原始数据、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以备检查。
(五)研究周期一般为1年,根据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团队可申请提前结题。
(六)每个项目须至少配备1名指导教师,第一指导教师原则上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具有指导项目实施的能力和相关专业背景,能够全过程跟踪项目执行情况,指导学生按预定计划完成相关研究训练内容,并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在研项目数最多不得超过2个。
四、评审工作
(一)2021年3月15日前,各二级学院应遵循公平、公正、规范的原则组织院级预选,遴选推荐校内申报立项的项目,并报送相关项目材料和《申报书》至学校团委(纸质版和电子版,其中纸质版一式一份),联系人:张啸杰。
(二)2021年4月,由校团委牵头,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审查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及研究计划、经费额度和申请人的研究能力等,提出评审立项意见和改进意见。确定2021年立项项目。
(三)学校将根据各类别项目立项情况,择优推荐已立项项目参加省“挑战杯”创新创业系列竞赛活动、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广东省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相关竞赛、项目的申报。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校内创新创业项目申报立项是一项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科技竞赛活动,对推动我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学院要将本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二)全面发动,精心组织。各学院要突出本学院项目申报工作的学术性和普遍性,做好对参赛项目的组织、指导和院级初评工作。运用多渠道发布申报消息,广泛动员、全面发动,进一步扩大参与面,遴选院级优秀项目参与申报。
(三)建机立制,激发活力。要建立和完善学院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工作激励和考评机制,通过制度建设把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内化为每一个教师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扶持、激励学生参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充分激发各学院的主体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学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亲自指导学生团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项目的质量。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学院要运用多媒体宣传方式,全方位、多层次、有重点地做好院级项目申报宣传工作,使广大大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目的和要求,使我校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活动在青年学生和社会上产生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要广泛宣传活动中涌现的优秀项目和典型团队,引导和激励更多青年学生投身科技学术实践,努力在校园中营造热爱学习、崇尚学术、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服务校园学风建设。
附件:《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共青团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21年2月1日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办公室 2021年2月1 日印发